新冠疫情尚未結束,抗疫的各項措施還在持續(xù)加強,包括公布流調信息,也包括對密切接觸者等群體進行隔離等。疫情期間,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難免會犧牲個人權益,但是,這些措施應該充分審慎,減少隨意性,增強科學性,盡力維護好個人權益。
拿個人隱私來說,在流調信息公布方面,雖然現在“直呼其名”甚至公布身份證號碼信息的情況已經不大存在,但過度暴露個人信息從而侵犯個人隱私的現象仍然存在。15日,某地就公布了一個確診患者的信息,其中包括性別、年齡,居住地的小區(qū)、樓號,也包括其工作單位等信息。雖然沒有具體名字,但上述信息的指向是十分明確的,人們很容易就確定到具體人。可以想象,這位患者會面臨怎樣的巨大精神壓力。
近日,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就依法查處了4起疫情防控期間故意散布他人隱私的案件,行政處罰5人。其中,王某將有關涉疫人員個人信息散布于其家庭微信群,導致相關個人信息在網絡上大量傳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六項之規(guī)定,涇陽縣公安局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王某處以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保障公民知情權,不能以犧牲公民隱私權為代價。當兩者發(fā)生沖突時,知情權應當向隱私權“讓路”。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應該同樣如此?!睹穹ǖ洹穼τ陔[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有專門規(guī)定?!睹穹ǖ洹返谝磺Я闳l第一款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一千零三十二條第二款將隱私界定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為了防疫要求,公布一些個人信息是必要的,也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但前提是適度。比如,流調調報告中應該只包含感染者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信息,比如這個人什么時候到過什么地方等,至于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多大年齡,在什么單位工作,大概都不需要公布出來。流調收集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和活動軌跡等,是為了控制疫情傳播,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人員是“讓渡”了自己的一些隱私權等權益的,這種“讓渡”更需要得到切實保護。
另外要說的是,必須審慎采取隔離等措施。
隨著春節(jié)將近,許多地方對隔離制訂了更嚴厲的措施,存在層層加碼的現象。動輒就是14天集中隔離,還有居家健康觀察等。這其實表達了一個明確意思:故鄉(xiāng)的家門不打開,你也別想著回來。
隔離就是最有效的“威懾”,要知道,即使提供了生活基本條件,有吃的,有網絡,但隔離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限制人身自由是需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的。為了防疫需要可以適當“從權”,但絕對不能隨意,也不能為了所謂保一方安全加碼制訂地方性強化措施。在有的地方,嚴厲的措施看似是負責任,其實是不敢擔責的體現。茲事體大,更需要一些地方特別審慎。
總之,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國采取了嚴格高效有力的防控措施,也是全球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在國家和地方層面也積累了很多防控成功經驗,但有的地方也出現了個人隱私保護力度不夠、隨意性措施屢見不鮮等情況,這都是今后防疫工作中需要加以克服的。抗疫是保護人們的生命健康權,這是大局;在抗疫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個人隱私權等權益,也是大局。
(作者系第一財經評論員)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mduo.com.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