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月4日—1月7日),三大指數四個交易日全部收跌,滬指本周累計下跌1.66%,深成指累計下跌3.46%,創(chuàng)業(yè)板指累計下跌6.8%。板塊方面,新能源、半導體、醫(yī)藥、白酒等主流賽道集體殺跌,地產、家電、石油等四大行業(yè)指數逆襲。
據海通證券統(tǒng)計,A股開年就下跌,過去20年有8年發(fā)生過,分別是2002年、2003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9年。這種下跌與全年行情關系不大,但是跌完后一季度均有春季行情。對此,中金公司指出,展望后市,認為市場無需過度悲觀,結合近期地方穩(wěn)增長政策細節(jié)出臺,認為在部分前瞻性經濟指標逐漸好轉后,市場可能扭轉低迷情緒并逐步轉向積極。
對于未來布局,機構表示,1月機會大于風險,經濟、流動性和政策三因素形成共振,在高景氣抱團+超跌邊際改善的配置思路下,投資者仍可逢低布局。此外,主流公募機構認為新年市場將可能告別去年風格的極致演繹,未來市場走勢將更加均衡,新的一年主要看好三大投資方向:一是繼續(xù)看好新能源、光伏等高景氣度方向,二是密切關注銀行、地產、港股等低估值板塊變化;三是青睞消費、醫(yī)藥、免稅等疫情受損反轉板塊的投資機會。
重點數據一覽
熱點復盤
【房地產】
新年伊始,沉寂已久的房地產板塊強勢拉升,萬科A、中國平安、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三一重工等藍籌股紛紛上漲。此外,“中字頭”板塊的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電建等個股大幅上漲。
華西證券表示,當前,房地產板塊估值仍處相對低位,業(yè)績確定性強,股息高,值得重點關注。山西證券提到,2022年行業(yè)政策將以“穩(wěn)”為主,同時堅持“房住不炒”的調控主基調,在貨幣政策邊際寬松、“保交房”等政策保障下,行業(yè)銷售總體將呈平穩(wěn)下行趨勢;企業(yè)資金緊張局面或有所緩解,行業(yè)集中度將繼續(xù)提升,央企國企龍頭市場份額預計繼續(xù)上升;龍頭企業(yè)估值將繼續(xù)修復,整體帶動行業(yè)估值回升。
中信建投認為,當前行業(yè)政策已經見底,并有所改善,而基本面數據處于繼續(xù)下行過程中,尚未進入到恢復期。由于去年上半年增長高基數,今年上半年從數據層面依舊不樂觀,預計到2022年3月開始的“小陽春”銷售可能獲得邊際改善。故2021年四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基本面數據大概率繼續(xù)下行,而政策暖意也會較為明顯,這段時期是配置地產板塊的最佳時期。
國信證券指出,雖然當前銷售降溫、融資管控、資金監(jiān)管的局面短期難以改變,行業(yè)的陣痛期還將持續(xù),但政策積極信號明顯,經過一定時間傳導后,供需兩端流動性有望邊際寬松。后危機時代三條投資主線值得關注,主線一:陣痛期后的行業(yè)變革;主線二:長久期業(yè)務更加受到重視;主線三:精品房企的價值重估。
【建筑】
數據顯示,2022年首周,建筑裝飾行業(yè)指數上漲3.54%,年內漲幅僅次于申萬一級行業(yè)房地產和家用電器,位列第三。消息面上,包括上海、浙江、河北、海南、四川、河南等多個省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資金方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月7日,建筑裝飾行業(yè)共有51只個股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狀態(tài)。其中,包括中國電建、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能建、中國中冶等在內的5只個股的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2億元。
對于未來投資機會,國盛證券表示,基礎建設是逆周期調節(jié)的重要工具,展望2022年,政策層面在這一領域有可能持續(xù)發(fā)力。2021年年底密集發(fā)行和2022年新發(fā)的專項債資金有望形成合力,推動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資改善,建筑裝飾板塊的估值有望持續(xù)提升。
浙商證券認為,2022年建筑行業(yè)頭部集中趨勢加強,盈利、管控能力持續(xù)提升,板塊呈現“量變帶動質變”的良好發(fā)展格局,建議重點關注兩大板塊:首先是優(yōu)選新能源建筑央企,建議重點關注中國能建、中國電建;其次是重視傳統(tǒng)基建的央企。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建等傳統(tǒng)建筑央企戰(zhàn)略布局“大市政”“大城建”,有望受益于城市群及城市內部基建的建設。
國盛證券認為,展望2022年,在穩(wěn)增長背景下,建筑板塊有望持續(xù)迎估值提升動力,重點看好三方向: 1)新型電力系統(tǒng):新型電力系統(tǒng)投資效率較高、當前需求大,在穩(wěn)增長背景下有望成為后續(xù)重點發(fā)力方向;2)保障房建設: 保障房有望成為明年共同富裕、房住不炒、穩(wěn)增長重要抓手之一,有望展現高景氣;3)低估值藍籌:當前央企整體估值仍處歷史最低區(qū)間,基建預期改善有望促估值修復。
【家電】
新年首周,家用電器板塊表現亮麗,該板塊整體上漲4.19%,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本周累計下跌1.66%),位居申萬一級行業(yè)第二名。其中,金萊特、創(chuàng)維數字期間累計漲幅均超20%,分別為33.94%、29.95%,新寶股份、萊克電氣、海信家電、小熊電器等4只個股本周累計漲幅也均在10%以上。資金方面,,截至目前,共有42只家用電器股獲北向資金持倉,有10只個股新年首周備受北向資金青睞,海爾智家期間累計北向資金增持數量居首,達到709.91萬股,兆馳股份、華帝股份、浙江美大、創(chuàng)維數字等4只個股新年首周北向資金增持數量也均在100萬股以上。
國信證券表示,2021年家用電器行業(yè)受國內消費景氣疲弱、原材料價格高企的影響,整體表現持續(xù)承壓。去年四季度前后,行業(yè)消費開始緩慢復蘇,成本壓力逐步緩解,行業(yè)有望迎來盈利剪刀差,龍頭企業(yè)或迎來較大的業(yè)績彈性。另外,國內高端化、品質化家電需求持續(xù)提升,且消費升級提速,由此帶來的高端消費投資機會值得關注。隨著春節(jié)消費旺季到來,高端、品質家電消費將有效提振家電整體需求,而地產對家電銷售影響力度有限,家電消費將處于緩慢復蘇通道。家用電器行業(yè)景氣正逐漸走出低谷,基本面邊際改善,有望帶動估值修復。
信達證券提到,家電行業(yè)具備“消費+制造”雙重屬性。長期以來,家電行業(yè)的分析研究多以“渠道+需求”的框架出發(fā),而忽略了家電具備的制造屬性。然而,在新的全球競爭環(huán)境以及產業(yè)變遷背景下,家電制造產業(yè)鏈地位顯著提升:1)比較優(yōu)勢:家電制造是中國為數不多具備顯著比較優(yōu)勢的行業(yè)。2)制造、渠道的外溢能力:家電產業(yè)鏈多年積累的強大競爭力,往更高景氣的賽道變現。
【石油石化】
本周石油石化板塊突然爆發(fā),周漲幅達3.13%, 市場表現方面,板塊內46只成份股中,共有37只個股期間累計實現上漲,占比80.43%。其中泰山石油、和順石油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5.33%、10.03%。此外,寶莫股份、洲際油氣、中國石油、潛能恒信、東方盛虹月內累計漲幅均在6%及以上。
國金證券表示,去年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為石油石化行業(yè)打開了成長性空間。相關龍頭企業(yè)在新能源、新材料進行布局,推動產品附加值提升。
國泰君安表示,冷冬前提下歐洲天然氣庫存處于較低水平,俄羅斯難以同時滿足歐洲及俄羅斯境內需求的增長,天然氣價格易漲難跌,冬季存在進一步上行可能。2022年歐洲天然氣價格高于2021年,2022-2024年逐漸回落。但考慮到capex不足,碳中和及極端氣候長期概率增加等因素;因而判斷長期價格中樞抬升。
光大證券認為,碳中和目標加速能源結構轉型,天然氣是我國迎來碳達峰拐點的重要工具。天然氣是高熱值、低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單位熱值碳排放僅為煤炭的60%左右。我們認為在我國雙碳目標約束下,天然氣作為清潔一次化石能源,將是我國減緩碳排放增長速度的重要工具,在非化石能源使用占比未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天然氣將在我國“碳中和之路”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投資建議來看,在碳中和目標的大力推動下,我國天然氣需求有望持續(xù)增長,天然氣生產商將充分受益于天然氣價格上漲;進口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有望加速。
【鋰電】
新年伊始,鋰電板塊遭受重挫,以鋰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賽道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寧德時代等龍頭公司股價回撤近10%,西藏礦業(yè)、鹽湖股份均下跌。不過,2021年年末,被譽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持續(xù)加碼新能源等成長賽道,這一趨勢在新年頭兩個交易日仍在延續(xù),并未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
國海證券策略首席胡國鵬認為,近期美債收益率出現顯著上行,新年兩個交易日上行幅度接近14個基點,并逼近去年高位。美債利率快速上行可能對部分高估值板塊有壓制作用,主要集中在成長風格。1月市場機會仍然大于風險,穩(wěn)增長政策主導的估值擴張是春季躁動的主要驅動力,市場大概率不會重演去年2月份的調整。成長板塊在調整后的性價比值得關注,可以沿著產業(yè)周期的演繹路徑尋找較為確定的成長方向。
中信證券表示,近期,市場對鋰價過快上漲以及“鋰供應不足”的擔憂導致鋰板塊出現顯著調整,判斷2022年全球鋰新增供應可以滿足下游需求增長,鋰不會成為電動車產業(yè)發(fā)展的硬性制約。受制于礦產資源開發(fā)周期,預計鋰將成為動力電池產業(yè)鏈中景氣度持續(xù)性最強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同時預計板塊的催化劑和上漲動力將從“漲價”轉向“業(yè)績”,鋰板塊在2022年具備較強的估值優(yōu)勢和配置價值。
華安證券認為,鋰資源供需矛盾加劇,鋰價加速上行,鋰價中樞維持高位,板塊價值凸顯。供給端鹽湖季節(jié)性減產,冶煉產能釋放同時受制于礦石,中短期全球幾無供給增量;但需求端鋰電排產逐月走高,電池廠和中游材料廠年前備貨,同時中下游擴產提速、規(guī)模擴大,放大對上游的需求;行業(yè)各方庫存處于低位,供需矛盾加劇,現貨價格加速上漲,大廠合約價格逐月走高,散單價格跳漲,鋰價中樞在供需支持下維持高位。
【鋼鐵】
上周鋼鐵板塊周漲3.34%,漲勢喜人。中泰證券表示,鋼鐵已進入需求淡季,周度表需和成交趨弱,同比降幅有所擴大。近期鋼市調研反饋,貿易商冬儲意愿偏低,主要原因為鋼鐵絕對價格偏高,擔憂旺季獲利空間有限或跌價風險,部分貿易商削減年度協議量,這或導致今年冬季鋼企自儲比例上升。一月國內鋼企存在階段性復產預期,如果期間貿易商冬儲意愿持續(xù)低迷,或導致淡季鋼價承壓。對于來年旺季需求,雖然存在基建前移預期,但地產不確定性仍大,需求仍然存在低于預期的可能,中期看,傾向于此輪鋼鐵需求下行周期仍未完成。建議從成長型新材料類行業(yè)中尋找機會。
華安證券提到,制造業(yè)需求復蘇疊加碳達峰、碳中和背景,鋼鐵行業(yè)盈利邏輯得以重構,鋼企在周期輪動中進一步受益,長期仍然看好鋼鐵板塊。航空航天產業(yè)高景氣度疊加廣闊的國產替代空間,高溫合金、特種不銹鋼、超高強度鋼等產品占據絕對優(yōu)勢地位,建議重點關注中報業(yè)績兌現行業(yè)高景氣度的特鋼龍頭,不銹鋼棒線材及云母提鋰龍頭等。
后市配置
中信證券:一季度或是最佳布局時點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寬松的政策、溫和的宏觀和市場環(huán)境下,一季度或是全年最佳參與時點,預計藍籌行情將在行業(yè)和風格維度逐步擴散。配置上,建議繼續(xù)圍繞“三個低位”積極參與“開門紅”行情。政策合力逐漸形成,預計在1月經濟企穩(wěn)和信用周期回升都將得到驗證,跨年之后增量資金加速涌入和存量資金積極加倉望開啟“開門紅”行情,去年四季度藍籌行情預演過后預計將走向擴散,一季度或是全年最佳參與時點。同時提出,隨著經濟恢復,政策信號明確,增量資金不斷流入帶動存量資金逐步加倉,藍籌回歸的市場主線會更加清晰。配置上,建議堅定圍繞“三個低位”布局藍籌主線,重點關注基本面預期處于低位的品種,估值仍處于低位的品種,以及調整后股價處于相對低位的高景氣品種。
華西策略:A股仍處在本輪“倒春寒”周期 配置上堅守“穩(wěn)增長”主線
華西策略認為,年初以來,在美聯儲貨幣政策擾動和高景氣賽道的估值調整下,A股市場迎風格再平衡??紤]到當前國內流動性維持寬松、逆周期政策逐步推出以及市場整體估值合理,中長期我們依舊看好A股。我們認為本輪A股“倒春寒”周期結束的信號:國內貨幣政策由“穩(wěn)健中性”再次轉向寬松,國內貨幣與財政再度雙發(fā)力,助力于“穩(wěn)增長”。配置上,建議以“穩(wěn)增長”為主線。一是傳統(tǒng)基建相關,如建材建筑;二是受益于地產政策邊際改善的房地產及其上下游產業(yè)鏈。
廣發(fā)策略:當前科技賽道股微觀結構沒有太大問題 A股仍處“可為階段”
廣發(fā)策略認為,年初以來全球股市能源、工業(yè)、金融、地產等價值風格普遍領漲,主要源于:經濟預期修復(勝率)和美聯儲提前加息/縮表擔憂約束高估值成長股(賠率)。當前A股整體和科技賽道股(以新能源車為例)的微觀結構都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前期的高估值隱含了較高的終局預期。
國君策略:聚焦低估值,把握消費與基建修復
國君策略研報指出, 國內寬松預期趨于一致,疊加海外貨幣政策偏鷹加速市場對流動性預期調整,結構切換之下價值重回舞臺。行業(yè)配置上,聚焦低估值,把握消費與基建修復。伴隨市場驅動力由分子端向分母端轉換,投資重點由高增長向低估值切換,按照穩(wěn)增長的發(fā)力先后順序,疊加悲觀預期的修正幅度,推薦:1)消費:加速邁出預期底部,推薦業(yè)績有支撐且負面預期淡化的生豬、家電、家具以及社服/旅游、白酒等方向;2)基建:基建投資改善,助力“興基建”未來超預期:建材、建筑、電力運營等;3)金融:券商、銀行;4)消費電子。
華西證券:1月份市場建議三條配置主線
機構認為,1月份市場,均衡配置為佳。三條配置主線:1)“穩(wěn)增長”背景下的“傳統(tǒng)基建+地產”板塊,如:建材、房地產;2)“高端制造&硬科技”投資主線的:新能源(車)、軍工、電子等;3)受益于政策(扶持)推動的強勢主題相關,如:元宇宙(傳媒)、中藥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mduo.com.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