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塔”疫情平緩后,日本正嚴陣以待“奧密克戎”毒株可能帶來的沖擊。
當?shù)貢r間29日,日本政府宣布:從11月30日起禁止外國旅客入境,除非有特殊原因或因人道主義問題。這是日本政府針對最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可能在日本引發(fā)的疫情所采取的最新入境政策調整。
由于擔心奧密克戎變異病毒,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日本政府已宣布禁止9個非洲國家的民眾入境日本后要隔離10天,分別是南非、納米比亞、辛巴威、波札那、賴索托王國、史瓦帝尼王國、莫桑比克、馬拉維和贊比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境政策的收緊,距離11月8日日本政府宣布因疫情放緩而對特定群體打開國門僅過去1個月不到。當時,日本政府允許持短期簽證的商業(yè)方面訪客、留學生、技術實習生在提交疫苗接種證明和活動計劃書的條件下入境。
日本最新的入境政策調整意味著日本將實際上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這也是目前各國政府中針對奧密克戎可能引發(fā)的疫情所采取的最嚴厲的邊境管控措施。去年疫情以來,日本歷經多次入境政策調整,不過以旅游為目的的海外游客始終未在日本政府放寬入境限制的名單上。
加速病毒基因組解析
11月2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召開特別會議,宣布將非洲南部報告的新冠變異毒株B.1.1.529 標記為“擔憂變體”(variant of concern),并用希臘字母Ο(Omicron)命名,即奧密克戎。
28日,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把這一最新的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列為“需要警惕的變異毒株”,升至最高警惕級別。此前僅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此前,世衛(wèi)組織和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已決定把奧密克戎視為最需警惕的變異毒株,擔心其傳染性增強以及對疫苗效果的影響。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fā)稿時,日本境內尚未檢測出攜帶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確診情況。據(jù)日本廣播電視協(xié)會(NHk)匯總的數(shù)據(jù),28日,日本境內確診的新冠患者為73人,繼續(xù)呈下降趨勢。
日媒報道稱,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將對病毒進行基因組解析,并于近期啟動能迅速找出疑似攜帶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案例的專用PCR檢測。
鑒于疫情警戒級別的上調,日本厚生勞動省向日本各地方政府發(fā)送通知,要求對盡可能多地對檢測樣本實施病毒基因組解析,從而調查呈陽性的患者是否感染奧密克戎。尤其對于入境后14天以內被檢測出陽性的患者,要求迅速做基因組解析。
同時,岸田表示,無論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是否被證實會出現(xiàn)免疫逃脫的現(xiàn)象,日本國內的新冠疫苗加強針計劃將如期進行。11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接種新冠疫苗第2針后,間隔6個月即可打加強針。上述工作將從12月初啟動,醫(yī)務人員將是首批進行加強針接種的對象。
日本厚生勞動省截至11月26日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國內完成2劑疫苗接種的比例為76.5%。
“德爾塔”疫情平息會再現(xiàn)嗎?
今年年初,為應對“德爾塔”變異毒株引發(fā)的疫情,日本政府收緊入境政策,即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僅有治病、參加親屬葬禮等基于人道理由,及持有在留資格人員等極少數(shù)特殊群體能夠入境。
8月底,由“德爾塔”變異毒株引發(fā)的第五波疫情達到高峰。其中,最高峰時單日確診人數(shù)超過2.5萬人。但進入9月后,日本疫情逐步緩解。直至進入11月,單日確診基本都回落至100人以下。此前的疫情“重災區(qū)”首都東京、大阪等地的單日確診人數(shù)目前僅為個位數(shù)。
對于日本疫情的突然放緩,此前,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和新潟大學的團隊發(fā)布研究報告稱,疫情突然迎來“拐點”可能是在日本流行的“德爾塔”毒株趨于“自然死亡”。據(jù)日媒報道,上述研究認為,引發(fā)流行的“德爾塔”毒株的修復基因組變異的酶發(fā)生了變化,作用降低,導致病毒大概率“自然死亡”。這種酶為“nsp14”,病毒在快速復制傳播過程中,基因組有時會發(fā)生錯誤并突變,最終變得無法增殖。
盡管目前日本境內尚未檢測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確診案例,但日本也在警惕今冬可能出現(xiàn)的第六波疫情。傳染病專家、愛知縣立大學教授清水宣明認為,冬季干燥,容易造成新冠病毒在空氣傳播。再加上12月年末人員流動繁忙,將會形成新冠大流行。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mduo.com.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聯(lián)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